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正文

传媒学院组织积极分子观看思想大课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12-01 [来源]: [浏览次数]:

省委宣传部组织有关部门精心拍摄制作了电视纪录片《大漠初心—彰武治沙群英纪事》。按照省委组织部有关要求,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传媒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于2023年11月28日中午12:00在6号楼305教室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本次思政大课。

本次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将学习收看该电视纪录片纳入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并与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与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层组织生活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立足本职岗位、主动真抓实干,为坚决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贡献力量。

学生感想

01

彰武地处中国最大沙地,在这里一位位治沙英雄挺身而出,倾尽半生,致力于治沙,造福子孙后代。彰武县70年治沙,他们矢志不渝,默默无闻,克服各种困难勇往直前。面对困难时,我们当学习治沙英雄不畏艰险,心系人民,迎难而上的精神,汲取榜样的力量学习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榜样们无私奉献、保持“生命不息 治沙不止”的初心,凭借坚定的信念,代代英雄改变了这个地区的自然面貌,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他们的精神品格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当弘扬这种精神继续发光发热,肩负起新时代给予我们的任务,在共筑美好中国的道路上勇敢地大踏步地勇毅前行,共同绽放青春之绚丽光芒。不负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汪文洁

02

“矢志不移”是一代代彰武治沙人发誓立志守望家园,为国为民造福的精神。面对肆虐的风沙,第一代治沙人肩负起为国为民造福、振兴中华林业之重任,响应祖国号召,为守护京畿重地。彰武之地地势颇高,几代治沙人驻守彰武,攻坚克难,矢志不移,固沙造林,成果丰厚。彰武治沙不仅仅是生态文明的维护,更是护卫京畿地区的重要屏障,具有战略意义。彰武治沙精神是一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传承的精神。它不仅是一种勇气和毅力的体现,更是一种团结协作、持之以恒和尊重自然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面对困难时,要持之以恒地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崔馨月

03

影视作品以彰武县作为背景,展现了一代代彰武治沙人70年间矢志不渝,前仆后继,用初心铸恒心,以白发换绿洲的治沙事业。彰武县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程度严重,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彰武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从人工固沙开始,经过实验、失败、总结经验再失败,最终找到了固定流沙的办法——以灌木覆沙为主,以沙障为辅,前挡后拉,分批治理的固沙方法。这种方法是中国三大治沙方法之一,填补了我国灌木固沙史的空白。治沙英雄中有带头治沙,坚守37年,埋骨深林的刘斌;有扎根彰武30年,将青春奉献给治沙事业林业专家宋晓东;有誓守家乡,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直到生命尽头的董福财;也有自筹资金,造林2400亩,只为造福子孙后代。还有半生寂寞,守护万亩松林的护林员林东魁。正是这样一代代治沙人,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永垂不朽的治沙神话。——潘珂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观看电视纪录片《大漠初心——彰武治沙群英纪事》,我们清楚的看见了共产党员为治理沙漠化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与顽强精神,党员们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新东北振兴做出了杰出贡献。而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以彰武治沙的英勇事迹为榜样,团结起来、凝心聚力,在学生这个身份上,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要始终保持初心,践行使命。